2023年,石景山區地區生產總值首度跨過“千億”級門檻,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由此邁上新臺階。作為產業轉型的主陣地,石景山區城市更新動力不斷被激活,別具一格的商業業態讓這里重拾“煙火氣”。
北京的母親河——永定河一年四季風光如畫,阜石路以一種恢宏的氣勢向遠處延伸,北京·銀行保險產業園堪稱長安街上的“金融硅谷”……“相比十年前,甚至相比五年前,石景山的變化都太大了,這里的生活越來越便利,環境越來越舒適,有更多大型商區,作為這里的居民,我覺得生活越過越好了。”在北京市石景山區魯谷七星園小區居住了20年的于曉如是說。
于曉和她要好的幾個朋友一路看著萬達廣場、六工匯和京西大悅城一個個地標性的商圈逐步修建起來,火熱出圈,不由得感嘆:“現在甚至有許多從全國各地到此一游的游客,石景山區的發展令我這個石景山人感到驕傲!”
石景山區是北京西部重要的鏈接樞紐和活力引擎,作為山水文化融合的生態宜居示范區,素有“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美譽,城市休閑屬性強。自2010年首鋼涉鋼產業全面關停,石景山區就進入轉型發展的新階段。全區將產業轉型作為經濟工作的戰略支撐,經過10余年的不懈奮斗,二三產業占比實現從7:3到2:8的成功反轉,2022年地區生產總值躍上千億新臺階,產業轉型成效日益顯現。
首鋼滑雪大跳臺、首鋼一高爐、冬奧公園、法海寺壁畫藝術……近年來,石景山區在城市更新和產業轉型上不斷發力,打造了滑雪大跳臺、冬奧公園等一個個京西新地標。石景山區面對疏解提升、產業轉型、城市更新的現實挑戰,經受住了服務保障冬奧會、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新冠疫情防控等重大考驗,奮力推動“三區”藍圖變成石景山現實,開啟了一場釋放發展潛能、深度轉型升級的蝶變之旅。
由于冬奧會的舉辦,冰雪與石景山區深深結緣。石景山區發揮“雙奧之區”優勢,圍繞“服務冬奧、參與冬奧、借勢冬奧”這一主線,啟動“百日會戰”攻堅行動,推進重大工程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建成首鋼滑雪大跳臺和冬奧組委總部等“1+6+1”場館,高標準服務保障冬奧“大本營”。
群眾性冰雪運動蓬勃開展。石景山區建成27所市區兩級冰雪運動特色學校,創建全國首個“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示范區。首個冬奧社區、“冰雪學校”等在首都西部熠熠生輝。“雙奧之區”金名片越擦越亮。
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讓石景山區實現了從“功勛首鋼”的重工業基地到“雙奧之區”的運動休閑基地的華麗蛻變。
在國家“十四五”規劃中,作為北京老工業區,石景山還被賦予了經濟轉型的重任。卸下工業的重擔,未來的石景山區將聚焦“現代金融、數字創意、科技服務、新一代信息技術和高端商務服務業”,以及“銀行保險、工業互聯網、虛擬現實、數字創意”等新經濟產業。
老工業廠區,對于一座城市而言,代表著社會、經濟、工業、技術發展的重要階段,是不折不扣的時代印記。
作為這片老工業區的核心——全國產量第一的首鋼代表的是新中國工業時代的輝煌,曾經這一片紅色的鋼鐵海洋托起的是中國經濟的直線騰飛。而伴隨著石景山區向新經濟的轉型,首鋼也注入了新的活力。
轉型后的首鋼園,被譽為“工業遺產城市更新典范”“北京城市復興新地標”。它承載著全新功能,更創造獨特文化,實現歷史傳承,也再一次推動了整個城市的發展躍升。作為首鋼園承載產業與商業的主要空間組成,六工匯注定要肩負起這樣的歷史使命。
首鋼始建于1919年,發展歷史已逾百年,是中國最早的近代鋼鐵企業之一,更是中國工業發展史和中國冶鐵史的重要標志。隨著北京2008申奧成功,為改善城市整體生態環境,2010年年底,首鋼北京石景山園區鋼鐵主流程全面停產。但閑置的首鋼北京園區并沒拆除,而是在原有場地基礎上重新規劃改建,以期保護利用,打造中國第一家以鋼鐵工業文化遺存為特色的主題文化園區。
其中的六工匯,更是將原本依據工藝流程而布局的工業遺存,改造為活力澎湃的商業空間和辦公院落,將百年首鋼與時代活力完美融合,成為京西文化藝術商業新地標。
面對厚重的首鋼歷史,設計團隊保留了第二泵站和風機房等典型工業遺存,讓新建區域與工業場景形成鮮明對比,并釋放大量公共空間,增加了人與自然的交互,更好呈現山、湖、園林、工業遺存風景;巧妙應用戶外設計規劃及動線,將獨棟樓宇與戶外空間有機相連,為每個地塊配套精致獨享環境。通過對寫字樓的高質量招商運營,鞏固完善技術研發、科技應用、文化類產業格局,為優質企業提供高品質、低密度、生態自然及工業風的多元靈活空間,助力北京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萬億級產業集群。
除了保留原有建筑與空間關系,六工匯更積極提升商業藝術價值。其中,居于核心位置的六工匯購物廣場,4層戶內戶外結合的商業空間涵蓋生活方式、咖啡廳、展廳、餐廳、娛樂體驗、親子、健身等多重業態,主打“體驗+展廳+餐廳”沉浸式消費體驗,一舉填補新首鋼高端產業綜合服務區的商業空白。此外,六工匯傾力打造文化IP,攜手法國國寶級藝術家Philippe Katerine菲烈·卡特林帶來“六工匯·粉紅先生北京首展”,以豐富多樣的藝術活動增色首鋼園區,從京西輻射全城乃至全國,持續吸引各路游人居民前來活動打卡,為首鋼園注入青春活力和不竭動力。
百年首鋼,因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而停產搬遷,又因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而迎來發展契機,如今,更因六工匯而煥發生機,變身京西文化新窗口、城市旅游網紅地。
在首鋼園,除了可以打卡網紅打卡地三高爐,一睹首鋼滑雪大跳臺優雅的“飛天”造型,在六工匯吃喝玩樂,還能入住感受特征鮮明的工業文化風貌與現代化綠色可持續理念并存的首鋼園香格里拉酒店。
據《小康》雜志、中國小康網記者采訪了解,北京首鋼園香格里拉坐落于首鋼園核心區域,周邊擁有良好的自然和人文景觀:北靠石景山,東臨群名湖,南側毗鄰首鋼滑雪大跳臺(2022冬奧會滑雪大跳臺),西側被永定河環繞。北京首鋼園香格里拉由意大利著名設計公司Lissoni Casal Ribeiro S.p.A操刀設計,在原首鋼電力廠建筑基礎上進行全方位改造。項目改造方案尊重基地原本工業文化遺存的歷史價值,在保留特征鮮明的工業文化風貌與歷史傳承的同時,以現代化的風格和綠色可持續理念,將原有基地的工業感和尺度感完整地展現,是建筑美學與現代工業的巧妙融合,也使“舊電廠”由碳排放大戶華麗轉型為一個綠色可持續的建筑。
在原有工廠結構上重建北京首鋼園香格里拉酒店,現存建筑物建于1985年,2010年12月16日停產。北京首鋼園香格里拉利用老的發電廠改造成新的城市生活空間,引入環保和科技理念,滿足商務活動、度假休閑等需要,助力城市復興新地標打造,是推動首鋼園區“文化復興、產業復興、生態復興、活力復興”的生動實踐。
酒店由三棟樓體構成。主樓A棟完整保留了原首鋼電力廠的結構框架,將其內部清空后露出了清晰的工業遺址結構。粗獷的混凝土墻和鋼制的屋頂桁架見證了原首鋼電力廠拆除與重建,打上了時間的烙印,歷久而彌新,成為一個富有感染力的背景。作為主樓的延伸,新加建的酒店B棟包含了酒店的宴會空間。酒店B棟的外墻由黑色瓷磚裝飾,整座建筑因其與酒店主樓外墻的鮮明視覺反差和縱深比例而凸顯。作為工業風格的一種表達,大型通風管道等元素被完整保留,并作為重要組成部分與主題建筑渾然一體,這是對璀璨而輝煌的工業歷史的禮贊。
酒店C棟內設283間客房及套房,經由一座高空連廊與主樓體相連,外墻體由磚瓦和天然材料組成,維護簡單,同時具有最佳的保溫和通風性能。為了確保最大的舒適度,酒店C棟的設計無論從材料運用還是視覺設計上都大量降低了工業元素的運用,整體房間采用更加柔和的色調,同時采用了以本地傳統為靈感的軟裝材料。香格里拉致力于通過提升技術和設施來實現可持續發展理念。首鋼園香格里拉所有客房均配備空氣凈化系統和直飲水過濾系統,以減少一次性塑料品的使用,支持社區環境保護。
“我們一家人去體驗了首鋼園香格里拉酒店的樹屋套房,孩子特別喜歡,在酒店里我們可以放松休息,在首鋼園園區我們可以吃喝玩樂。”非常完善的配套設施,讓北京居民劉一拉一家每逢過節,都選擇來首鋼園一帶游樂。
相較前兩年,現在的石景山區擁有了除六工匯之外的新商業地標——京西大悅城。
2023年6月18日,復合型商業綜合體華遠中心·京西大悅城強勢崛起,依托于華遠地產和大悅城控股深厚的品牌力與運營力,項目在開業當日便取得了93%開業率、總客流16.5萬人、銷售額1900萬元、全國銷冠34家、北京銷冠83家的優異成績,迅速引爆京西乃至北京市場。
華遠中心?京西大悅城精準把握客群年輕化趨勢,承襲石景山區域山環水繞的戶外基因與雙奧之區深厚的運動基底,傾心打造北京“首個都市戶外生活方式策源地”,將旺盛的消費新需求轉化為新的消費潛能。如圍繞“社交+運動”模式,創新聚合潮流運動、戶外時尚、趣味山野、動感極限等優質品類品牌,解鎖騎行、露營、籃球、舞蹈、跑酷等新興戶外消費體驗業態。
京西大悅城以“都市戶外生活方式策源地”為核心定位,帶來煥新時尚與文化,兼具動感與休憩的全新消費體驗,回應了京西消費者們的消費熱情,煥新商圈價值,觸動北京西部商業繁榮與活力提升。
目前,京西大悅城正在加速融合與所在商圈的共榮發展。隨著石景山地區整體交通條件的日趨成熟、周邊產業園區格局發展的日趨完善,京西大悅城將與周邊產業形成合力共同助力區域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推動石景山片區不斷迸發新勢能,重塑石景山區的全新商業格局。
喜看2024年的石景山區,老場景煥新,新場景頻出。首鋼園區、石景山游樂園、八大處、模式口歷史文化街區已經串聯成線、連線成面。
“今年過年我們一家去了模式口文化街賞燈,模式口駝鈴古道大街樹上掛滿了小紅燈籠,還有燈光投影,街道兩邊都是小攤小吃,氛圍很喜慶。”石景山區居民于曉說道,“這條路上還有法海寺、承恩寺、田義墓等古跡,很值得一逛。”
如今,徜徉在石景山區的大街小巷,聽到的是城市建設的聲音,看到的是城市更新的美麗圖景,感受到的是石景山人民與幸福相擁的民生溫度。Kaiyun官網入口 最新開云網址Kaiyun官網入口 最新開云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