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現場建設正酣。該項目占地108.99畝,總建筑面積11.5萬平方米,
“投資生產的過程十分繁瑣,但是在建設過程中,燕郊高新區工作人員主動上門服務,精簡業務辦理流程,幫助我們解決了很多問題,大大加快了項目進度。”該項目負責人李然說,他們正在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力爭今年6月底前完成建設。

近年來,燕郊高新區大力實施營商環境創新提升行動,堅持從“軟”“硬”環境兩方面入手,著力強化各類要素保障,完善拓展服務功能,打造高質量發展“強磁場”。截至目前,全區在談5000萬元以上項目46個,總投資448.85億元,在建項目38個、總投資268.2億元,獲批省、市重點項目17個、總投資285億元,一季度擬開工項目5個、總投資7.07億元。
以制度創新提升服務能力,燕郊高新區深入推動京津冀產學研合作,成立了中省直單位高校聯盟,加強校企合作和校地合作,給企業轉型升級提供技術支撐,幫促華北科技學院與中國冶金地質總局一局、超星集團簽署“政產學研用戰略合作協議”,燕京理工學院與海納川海拉車燈有限公司簽署“校企共建實習與就業基地協議書”,防災科技學院與創業孵化中心搭建校外創業孵化基地。
截至目前,創業孵化中心共扶持引導83家企業成立內部研發機構,其中獲得廊坊市級研發中心認定企業達13家、廊坊市級重點實驗室2家、廊坊市科普基地1家、河北省級院士工作站1家。此外,燕郊高新區先后協助藍夢生物、穩控科技、活石電子等10余家企業與天津大學、華北理工大學、華北科技學院等6家高等院校對接,完成12項成果轉化項目。

提升投資服務質量,持續提高審批效率,燕郊高新區大力優化行政審批流程,目前可辦理行政審批和服務事項185項,實行“一廳式”集中辦公、“一網式”協同審批、“一站式”便民服務的運作模式。工程項目建設事項審批全面實行“統一收件、一窗受理、內部流轉、并聯審批”,項目申請材料精簡了40%,審批時限平均壓減了5個工作日。全區全面應用7項區域評估,實現成果區域內建設項目共享共用,為企業節省項目區域評估費用200余萬元,審批周期縮減30%。
以助企紓困激活經濟動能,燕郊高新區構建常態化工作機制,組建網格化“服務企業專員”隊伍,明確網格長為“第一責任人”,200余名“企業服務專員”分級分類包聯區內860家重點企業,深入企業主動服務,全面掌握企業運營發展狀況,傾聽企業家的心聲和建議,著力解決企業反映的困難和問題。

搭建銀企對接平臺,開通綠色通道,燕郊高新區全力紓解企業融資難題。2022年以來,他們協助25家企業與金融機構進行對接,成功幫助12家企業獲得1500多萬元的資金扶持,切實把助企紓困落到了實處。成功舉辦2023年“春風行動”大型人才交流會,360家企事業單位參會,提供就業崗位7142個,參會人數6000人次,達成就業意向1600人,涉及電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等行業,極大緩解了企業用工難題。
以政策保障撬動產業發展,燕郊高新區出臺《燕郊高新區關于加快建設創新型園區的若干措施》《燕郊高新區瞪羚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燕郊高新區科技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等系列政策,安排7000萬專項扶持資金,在招商引資、科技創新、平臺建設、融資上市、人才引培等方面給予支持獎勵。2022年,全區累計落實各級各類獎勵扶持資金3427萬元。
以硬件建設提升承載能力,搶抓與通州區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機遇,燕郊高新區大力開展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公共服務水平。他們運用市場化手段相繼引入北京熱力、北京環衛、北控水務等京企負責域內市政服務,運用“京標服務”實現公共服務一體化。北京潞河中學、北京實驗學校在燕郊設立分校,逐步實現與北京本部“同形、同構、同質”的教學體系。京唐城際鐵路建成通車,17條北京公交線條域內公交線路串聯全域,燕郊高新區與通州、順義、平谷實現公交“零距離換乘”。開云體育 開云官網開云體育 開云官網開云 開云官方網站開云 開云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