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風機主吊與葉輪間緩緩摘鉤,標志著世界首例排土場風電機組在內蒙古公司北露天煤礦排土場成功“落戶”。
近年開云全站 開云app平臺來,北露天煤礦持續推進綠色礦山建設,排土場復墾面積達到100%。該礦創新提出利用露天煤礦閑置土地,建設排土場分散式風電示范項目,有助于解決風電接入對大電網的安全影響,降低了電網多次升降壓和長距離輸送造成的電能損失,避免了“棄風”與遠距離輸送帶來的能源損耗等問題。另外,風電作為一種清潔能源,有利于生態環境建設,具有良好的綜合效益。
該項目總裝機容量4MW,采用“自發自用”模式,計劃12月末正式完成并網,在全容量投產后,平均年發電量1166.2萬千瓦時,可節約標煤3562.74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9586.16噸。
同時,針對露天煤礦排土場工程地質條件差、風機建設基礎易產生不均勻沉降等因素,在建設排土場風電項目中,面對物理力學性質較差等不利影響,北露天煤礦與山東電力咨詢設計院開展了微縮模型試驗、數值模擬計算、現場勘測及物探等大量的研究與試驗,提出了“樁式可調節基礎”方案,對風機在排土場可能產生的不均勻沉降問題進行了詳細論證和設計。項目創新采用強夯+可調式樁基基礎的設計,對促進“源網荷儲”能源供應模式在露天煤礦應用具有重大示范意義。
下一步,北露天煤礦將根據柴油礦卡改新能源電動礦卡的應用規劃,繼續推進風開云全站 開云app平臺電項目建設,到2024年末,為100臺新能源礦卡提供電源,用實際行動為企業綠色轉型發展提供引領和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