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云官方網站 Kaiyun官方登錄開云官方網站 Kaiyun官方登錄Kaiyun官網入口 最新開云網址Kaiyun官網入口 最新開云網址【粗銅供應與消費情況研判 產業面臨的挑戰與機遇】中國有色集團赤峰富邦銅業有限責任公司經營副總經理張鵬飛表示,2024年全球銅精礦貿易市場從過剩轉為短缺?;谝睙拸S與精煉供應之間存在巨大缺口,粗銅成為了補充缺口原料之一。粗銅和廢銅是同市場平衡的重要潤滑劑,但其取決于回收效率,對于中國冶煉廠,增加國內粗銅資源回收效率,將是填補進口銅精礦供應缺口的替代方案。
在由上海有色網(SMM)和山東恒邦冶煉股份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2024(第十九屆)SMM銅業大會暨銅產業博覽會——銅原料和消費發展論壇上,中國有色集團赤峰富邦銅業有限責任公司供銷部主任崔向東研判了粗銅供應與消費情況。


赤峰富邦銅業有限責任公司將“以完善10萬噸銅冶煉為主線,以開發資源為主攻方向,以發展化工產業為輔翼,以綜合利用為抓手”,走循環經濟、安全、環保、綠色、健康發展之路,弘揚公司“實干致富、創新興邦”的企業文化,全力打造小而美的銅冶煉企業。
隨著全球對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日益關注,企業作為社會經濟活動的主體,肩負起了不可推卸的責任。在這樣一個背景下,赤峰富邦銅業有限責任公司公司于2023年邁出了堅定的步伐,啟動了一場意義深遠的節能減排升級項目。預計今年6月30日正式啟動運行,主要以粗銅冶煉為主,采用富氧側吹爐+多噴槍頂吹爐的連續煉銅工藝,配套兩轉兩吸+預轉化的煙氣制酸、余熱發電、渣選礦為一體的銅冶煉。
1.硫酸廠主要工藝流程:為滿足新的生產負荷,在原有制酸系統上新增預轉化預吸收裝置(預吸收采用低溫余熱回收裝置代替),形成高效的“三轉三吸”工藝。熔煉爐與吹煉爐煙氣經過除塵器后混合,通過兩級動力波、冷卻塔、電除霧、干燥塔完成煙氣洗滌凈化、降溫脫水。煙氣經過干燥塔后,在SO2主風機出口,抽出部分煙氣(55-60%)與稀釋風混合后進入預轉化預吸收后,通過增壓風機進入現有“3+1”兩轉兩吸制酸工藝繼續,未吸收的少部分二氧化硫氣體經過雙氧水脫硫、電除霧器處理后達標后進行排放。主要產品為93%、98%、105%硫酸。 生產工藝與技術升級
2.渣選廠主要工藝流程:渣選廠處理能力為1000噸/日,破碎作業為三段一閉路流程,破碎產品粒度≤12mm。磨礦作業為兩段一閉路流程,溢流細度為-0.038mm占85%。浮選工藝流程為一次粗選、三次精選、兩次掃選作業。浮選作業銅礦物捕收劑為Z-200,藥劑用量60g/t;起泡劑為2#油,藥劑用量為40g/t。設計浮選精礦銅品位20%,尾礦含銅0.250%,含鐵50%。
3.電廠主要工藝流程:此次技術升級的亮點之一是轉爐吹煉工藝的改革。傳統的轉爐吹煉雖然穩定可靠,但在處理大規模生產時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富邦銅業引入了多噴槍頂吹吹煉工藝,這一創新不僅提高了吹煉效率,還顯著降低了能耗和生產成本。多噴槍設計使得爐內反應更為均勻,從而提升了銅的提取率和產品質量,同時也減少了廢氣排放,符合環保要求。
4.節能減排措施與成果:側吹爐、頂吹爐余熱鍋爐飽和蒸汽(4.2Mpa)部分進入汽輪機發電,部分用于SO2風機蒸汽拖動,預轉化低溫余熱鍋爐產生的低壓飽和蒸汽(0.8Mpa)進入汽輪機組的后級葉輪補汽,進行做功發電,剩余部分蒸汽進行外售。
5.設計生產能力:技術升級項目的實施,預計將顯著提升公司的生產能力。根據設計規劃,新工藝將實現年產粗銅10-12萬噸、硫酸40萬噸的生產目標。這一目標的實現,不僅能夠滿足市場對銅和硫酸的持續增長需求,也將為公司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6.環保改進分析:在環保方面,技術升級項目同樣取得了顯著成效。通過優化工藝流程、更新節能設備、應用自動化控制技術等措施,我們成功降低了冶煉過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預計新工藝實施后,公司的能耗將下降20%,污染物排放量將減少30%。
此外,我們還注重了資源的循環利用和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理。通過建立完善的廢棄物回收和處理體系,實現了對廢渣、廢水等廢棄物的有效利用和無害化處置。這一舉措不僅有助于減少環境污染,也為公司創造了新的經濟效益。
由于當前國內銅原料資源短缺,進口Tc/Rc持續走低,對銅精礦采購帶來一定的困擾。目前市場上的銅精礦處于緊張狀態,多數冶煉廠選擇減產的策略來緩解原料壓力,原料出現緊張狀態時,粗銅成為了提高產能的必須品。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精煉銅生產國,其產量和自給率的增長趨勢對全球銅市場具有重要影響。近年來,隨著市場TC/RC的波動,冶煉廠的利潤空間受到擠壓。
銅在電氣、建筑、運輸等眾多領域都有廣泛應用,因此全球銅需求的增長對粗銅精煉廠來說是重要的驅動因素。主要得益于中國豐富的銅資源和不斷優化的冶煉技術。隨著國內冶煉能力的增強,中國的粗銅產量有望繼續保持增長態勢。然而銅精礦的產量也直接影響了粗銅冶煉廠的產量,粗銅也承載了上下游質檢的紐帶作用。

南方地區:南方市場雖然以廢產粗銅為主,受銅精礦原料影響較小,但廢銅原料波動較大。當銅價較高時,廢雜銅的釋放量會增加,這可能會導致粗銅銷售面臨壓力,因為廢雜銅會成為替代品,從而影響粗銅的需求。這種情況下,粗銅的加工費會上升,以反映市場供需關系的變化。由于南方地區的粗銅主要用于純精煉和前端粗煉小于精煉,且使用量較大,因此加工費的波動可能更為明顯。
北方地區:粗銅的使用主要集中在爐體降溫和前端粗煉小于精煉,數量相對有限。在這種情況下,采購價格對生產成本的影響較大,因此北方地區的企業在采購粗銅時可能更加注重價格的穩定性。增加產能的同時,可以通過降溫提高爐子的使用壽命來降低長期成本,這也是北方地區粗銅加工費較為穩定的原因。
1、銅精礦的緊張和原料成本的上升導致粗銅生產成本增加,進一步壓縮了產業利潤空間。粗銅金銀系數的較低和進口銅金礦金銀倒掛的情況,進一步加劇了產業的經濟壓力。干凈礦市場的減少也增加了生產難度,使得粗銅產業面臨更大的生產壓力。
2、為了完善環保發展規劃,粗銅產業需要加強資源保護和循環利用、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以及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的努力。
目前全球銅礦供應中來自智利、秘魯、剛果(金)等國家項目較多。但銅礦供應仍面臨干擾因素,智利礦山老齡化、秘魯社區干擾及全球礦業政治風險的增加都將對礦山產量構成制約,加上技術、自然災害等問題,每年平均干擾率約5%;
ICSG數據顯示,2024年1月全球銅礦產量為182.25萬噸,同比增長0.95%。其中2024年1月全球礦山產能244.2萬噸,同比增長3.61%。

近年來國內銅礦山生產面臨生產事故、品位下滑、產量減少、環保政策等多重因素干擾,2023年國內銅礦產量為183萬噸,同比下滑6.6%。目前國產銅精礦增量較有限,大多受擴建項目帶動,國內可開發新投產的超大型優質銅礦項目稀少。可見的僅有中鋁集團涼山州紅泥坡銅礦和紫金礦業西藏朱諾銅礦;
今年1-2月我國銅精礦產量25.97萬噸,累計同比下滑8.75%。其中2月產量為11.99萬噸,同比下滑8.75%。
隨著銅精礦加工費的持續下跌,粗銅加工費低位運行,自2023年下半年以來,粗銅市場開始轉向緊張,國內粗銅加工費跌落至低位運行。2024年,由于進口粗銅供應量有限,而國內外冶煉廠新擴建項目計劃集中帶動需求量,因此市場本就預計今年粗銅呈現緊張的局面。如今在原料端口整體緊張狀態愈演愈烈的情況下,二季度粗銅市場國內方面的供應量預計有下降趨勢,粗銅加工費也難見回升;國內粗銅產量較高,南方粗銅加工費今年以來持續增長,但目前仍處于近6年同期最低位,由1月的800元/噸增長至900元/噸。
1、目前原料緊缺,精煉銅進口銅精礦成本較高,發生虧損。很多冶煉廠選擇粗銅及廢雜銅,來保全年任務。使粗銅加工費持續走低。同時國內粗銅含貴金屬較高,粗煉后產生部分效益。
2、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為粗銅產業帶來了新的機遇。通過加大研發投入、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以及加強與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合作等方式,粗銅產業可以不斷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和競爭力。
國際銅業研究組織(ICSG)數據顯示,2024年1月全球精煉銅產量為237.37萬噸,同比增長4.73%,消費量為229萬噸,同比增長7.37%,精煉銅市場供應過剩8.4萬噸,去年12月為過剩2.7萬噸。
我國銅礦儲量僅占僅占全球4%,但精煉銅產量位居世界之首。近十年我國精煉銅產量逐年增長,自給率不斷提高。2023年精煉銅產量為1144萬噸,同比增長11.28%。
全球精煉銅產能的增加確實促進了對粗銅和廢雜銅的需求量的增長,這一趨勢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礦產資源的開發、再生資源的利用、中國市場的需求以及產能增速的變化。隨著全球對銅產品需求的不斷增長,粗銅和廢雜銅作為重要的原材料,其市場地位和價值也將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1、2024年全球銅精礦貿易市場從過剩轉為短缺。中國及印度激進的冶煉產能,以及剛果金和印尼新建的礦山一體冶煉廠,導致貿易市場上銅精礦的短缺,基于冶煉廠與精煉供應之間存在巨大缺口,粗銅成為了補充缺口原料之一。
2、粗銅和廢銅是同市場平衡的重要潤滑劑,但其取決于回收效率,對于中國冶煉廠,增加國內粗銅資源回收效率,將是填補進口銅精礦供應缺口的替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