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班之際,裘鋒再一次走進配電室,電氣設備運行的嗡嗡聲,就像花叢中采集花蜜的蜜蜂不斷扇動翅膀的聲音。身材魁梧的裘鋒,國字形的臉龐,給人一種沉穩、大氣的感覺,挺拔的鼻梁上戴著一副方形眼鏡,鏡片下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透出睿智的光芒。
他身著淺藍色工裝,頭戴一頂紅色安全帽,近視眼鏡外戴著一副透明的護目鏡,腳上穿一雙厚底黑色的絕緣鞋,手上還戴著一雙粘有零星油污的半新手套。裘鋒像將軍檢閱部隊一樣,一一Kaiyun 開云官網入口環視配電室里的每一臺設備,就像將軍在親切地和戰士們問好。配電室里靠墻左右兩邊位置整齊陳列著兩排配電柜,配電柜面板上紅色、綠色和黃色的指示燈,好像在和裘鋒在打招呼,閃耀的綠燈說:“首長,我在安靜地休息”;耀眼的紅燈說:“首長,我在全力以赴地工作”;未點亮的黃燈說:“首長,無障礙出現,請您放心!”。裘鋒仔細查看每臺設備所顯示的數據,檢查參數是否正常。他走到一臺出現故障的直流屏跟前,用隨身攜帶的專用鑰匙打開配電柜的門。他從工裝的一個口袋里隨手拿出鋼卷尺,仔細測量了蓄電池的尺寸;從另一個口袋掏出小本子和筆,把量好的尺寸一一做了記錄;再掏出手機,把出故障的蓄電池型號拍了照,準備購買配件進行更換維修。裘鋒再一次檢查其他蓄電池的接頭,發現沒有出現問題之后,才放心地鎖上配電柜的門。
裘鋒抬頭,看著配電室通向車間的電纜橋架,就像磨盤的軸心,一端連接著安裝著諸多控制單元的配電室,另一端連接著排列著日夜不停運轉的電動機的生產車間。配電室和生產車間,就像扇工業大磨盤,在夜以繼日地轉動。裘鋒走出配電室,把一塊鐵板擋在門的下端,用來防止小動物進入配電室。鎖上門,朝車間看去,一個個不銹鋼儲罐整齊排列,一根根物料輸送管道有序延伸,想象坐在明亮中央控制室里的操作工人輕輕點擊鼠標,工業磨盤開始緩緩轉動,來自世界各地的香料,Kaiyun官網入口 最新開云網址在帝斯曼-芬美意兩扇商業巨大磨盤天衣無縫的合攏下,經再創、制造,魔幻般組合成重要的營養元素、風味和香氣、質構與健康,為全球數十億人帶來更美好的生活,他嘴角不自禁泛起微笑。
裘鋒1993年畢業于技校后,進入中國第十九冶金建設公司電氣安裝工程公司。才走上工作崗位,裘鋒便即刻投身到攀鋼二期工程的建設當中。從“1450”熱軋板廠到提釩、煉鋼,再到冷軋板廠的罩式退火、熱鍍鋅、平整、橫縱切工段;從剛開始一只手就可以提起的小型電機,到后來的人可以從機身穿堂而過的大型同步電動機的安裝、調適;從2.5mm2細的導線mm2粗的電纜的鋪設、接線層的電纜橋架安裝;從小端子盒到高低壓配電柜的安裝和配線;從槽鋼底座到大型行車磨電道支架的焊接、安裝;從小至2噸的單梁葫蘆到大至200噸的大型行車的安裝、調適與檢修;從變壓器運輸、吊裝、就位到栽立電桿、架線......在攀鋼二期工程這樣大型建設項目中,通過在不同工程項目的施工過程中,裘鋒能全方位接觸到不同的工種的施工。通過不斷歷練,裘鋒掌握了一身電工相關的熟稔技能;工作之余,裘鋒不斷學習專業知識、提升專業技能。幾年的工程建設鍛造,使他快速成長為一名優秀的電氣專業技術骨干人員。
1996年5月,一支由379人組成的拆卸隊伍趕赴盧森堡,他們的任務是將阿爾貝特鋼鐵公司貝爾瓦爾廠C高爐拆除運輸回國,再重新安裝建設成為全新的高爐。經過競爭中標,中國第十九冶金建設公司派出近200名技術工人和昆鋼100多名技術人員參與C高爐拆卸工作。由于在攀鋼二期工程工作表現優異,裘鋒有幸和10余名隊友組成電氣工程組,前往盧森堡負責所有電氣設備的拆卸工作。
在一個國土面積小、古堡多的城市,幾百人的集體住宿成為大問題。在遍尋旅館、閑置的學校無果后,除臨時成立的指揮部人員住公寓外,裘鋒和工友都住在C高爐附近的集裝箱里。
第一次乘坐飛機,且乘坐長達14個小時的飛機,長途跋涉加上倒時差,整個人暈暈乎乎了好幾天,身體才恢復到正常的狀態。裘鋒迫不及待地走出駐地,領略異國風情:第一次在駐地后面的田野里見過那么多野兔、鴿子和烏鴉;第一次走在異國的街道上,看到色彩鮮亮的建筑,整齊排列在公路兩旁;公路雖然不寬,但路面平整,車速很快;路邊沒有的地面,地面皆被草皮和綠植覆蓋;看不到實體的圍墻,圍墻大多被薔薇花攀爬的籬笆或隔離篩網取代;除了市中心外其它街道上人很少,車也不多,偶爾有淡淡的香水味或咖啡味飄過;第一次被司機禮讓顯得有點不好意思、不習慣,見到行人要過馬路,無論車速多快的司機都會停下車來,讓行人過了馬路才緩慢起步;街道行駛的汽車不按喇叭,一次裘鋒在廠區的路上走著,那段路很窄,除了他沒有其他行人,裘鋒不經意間回頭,才發現后面有一輛車慢慢地跟著他,不知已跟了多久;公交車每個站都有時刻表,可以掐著時間去坐車,公交車到站的時間不會早也不會晚。
一段時間的新鮮感過后,思鄉之情日趨濃烈。根據當地法律,除領事館外其他地方不經批準不允許懸掛他國國旗。經過為期3天的申請、特批,國慶節前夕在駐地前面的空地上立了一根旗桿。國慶節的的早晨,全體拆卸人員舉行了一個簡單的升旗儀式。沒有音響,國歌是所有人齊唱的,當五星紅旗迎風飄起的那一瞬間,裘鋒第一次看著迎風招展的國旗流下了滾燙的熱淚。每當拖著疲憊的身軀收工回駐地,遠遠看到鮮艷的五星紅旗時,便感到無比親切和溫暖,一身的疲憊感瞬間蕩然無存。五星紅旗迎風飄揚的地方,就是漂泊在外游子心靈深處最溫馨的港灣。
第一次在異國他鄉歡度中秋佳節,月圓之夜和工友們簡單聯歡過后,裘鋒獨自走出駐地,雙手插著褲兜一個人靜靜地走著。一陣陣涼風輕柔地拂過臉龐,孤寂的影子在裘鋒前面一直陪著他漫步,小路上沒有其他人,裘鋒幾乎能聽見自己的心跳聲。大地和周圍的一切被月光染成了銀色,在夜色下顯得格外冷清、模糊,只有遠處集鎮上的燈火點綴著寂靜的夜晚。此時最是思鄉時,裘鋒想起母親可口的飯菜和父親不厭其煩的叮囑,一股暖流從心里穿過。不知走了多遠,也不知走了多久,轉身朝駐地走去。抬起頭,望向天空,月光顯得格外皎潔,家雖然在萬里之外,卻能和家人同享一輪明月。
拆除舊設備的過程中最讓人頭疼的是銹蝕和灰塵,銹蝕的螺絲拆不動,厚厚的灰塵蓋住了電纜和橋架。當時工具還比較簡陋,沒有電動工具,除有基本的電工三大件:鉗子、扳手、螺絲刀,還有鋼鋸、宰子、破壞剪、氣焊割刀。扳手拆不下來就用鋼鋸鋸,鋸不斷就用宰子宰,宰不斷就用氣焊刀割,不能用氣焊的地方就用鋸條一點點地鋸……總之想盡一切辦法,把保護性拆除的可利用設備完好的拆下來。電纜不能破壞性拆除,電纜拆除后就報廢了,裘鋒他們只能忍痛割愛,就把電纜剪成長段,用鋼繩系好,再用叉車拖拽到空曠地帶等待運輸處理。這樣分段拆卸既提高了效率,又節省了人力。在這期間,裘鋒學會了多種打繩結的方法和掌握了叉車駕駛技術。
拆除工程接近尾聲,大量的設備需要裝箱運回國內,十一月下旬歐洲的天氣開始越來越惡劣,不是風雨交加就是濃霧彌漫,早晨工地的地面上被凍得硬邦邦的,下午卻泥濘不堪。有一天裘鋒和工友一直干到天黑時,風雨一起襲來,風不算狂卻吹得緊,雨不算大但細且密。身上穿著雨衣還好,手上的帆布手套和腳上的翻毛皮鞋不防水,雨水浸濕了手套和皮鞋,手腳被凍得麻木,麻木中帶著刺痛。夜晚,場地上的風聲、機器的轟鳴聲、工具的撞擊聲、指揮吊車的哨聲、工人們的吆喝聲交織在一起,和著細雨的沙沙聲,奏出了一首世間最美妙的《勞動者之歌》的華美樂章。在美妙的樂章中,裘鋒安然入睡。
最佩服的筑爐公司的那幫兄弟,當地不準爆破,所有的高爐和熱風爐耐火磚都是靠人工一塊一塊的拆除搬運,一雙全新帆布手套用兩三個小時,大部分指套就被磨穿,需要更換新手套。每天除了極其繁重的體力付出外,還有無孔不入的灰塵侵襲,那條上下班常走的小路逐漸被他們身上掉落的耐火磚灰染成了灰白色。還有負責鋼結構拆除的工業安裝公司,工程量也是非常驚人,三十幾個兄弟十幾把火槍,兩個人一組,一組一把槍,一個人割另一個人配合與監護。火槍每天12小時不熄火,吃飯都是輪著吃,每人隨身攜帶十幾個氣嘴,槍頭燒壞了立即換了接著干,以前用氧氣和乙炔是一瓶一瓶的用,那時是一筐一筐的用,一筐24瓶,瓶口用管道并聯后,一個減壓閥輸出供一把火槍,這樣做節省了大量更換氣瓶的時間。
盧森堡人被中國人的團結一致和吃苦耐勞精神打動。在他們的計算中,要把這個龐然大物拆卸下來,至少一年半。而這支379人的拆卸隊伍,僅用了3個多月便完成了任務,拆下材料4萬多噸,包裝、發運設備9100多噸,處理廢舊材料上萬噸。
從盧森堡漂洋過海的C高爐,經過昆鋼和中國第十九冶金建設公司技術人員無數次攻關、修配和改造,變成了結合中西方技術的昆鋼6號高爐,立在離昆明30公里外的安寧市。1998年12月26日上午10時30分,在人們的期盼中,鐵水沿著昆鋼6號高爐的鐵水溝奔流而下,人們的臉龐灼熱,每個人都無比激動、興奮,相互握手、擁抱,煉鐵的硬漢們淚流滿面。這一2000立方米的高爐,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節省投資6至7億元,工期比額定工期縮短13個月。工期縮短的同時,也加快了裘鋒下崗的腳步。隨著6號高爐的圓滿完工,十九冶因無后續工程實行下崗分流。在六號高爐開工點火之際,將近30歲的裘鋒背上行囊,默默離開十九冶。
裘鋒在昆明干過幾次不同的工作,但都因不太滿意放棄。漂泊半年后的一天,裘鋒決定去人才市場碰碰運氣。在昆明市氣象路人才市場,裘鋒看到了一線希望——昆明芬美意香料公司正在招聘電工。因專業對口,加上有十九冶積累的工作經驗,裘鋒幸運地被錄用了。當簽訂合同,鄭重簽下自己的名字那一霎那,裘鋒心想:“也許,失業意味著新的起點。”
進入公司后,裘鋒發現,五年積累的工作經驗,是一筆寶貴的人生財富。電工、鉗工、焊工、鉚工、叉車等技能他都能熟練操作、運用自如,加上做事認真細致、積極主動,臟活累活他都搶著干,他很快就適應了新的工作,得到公司的肯定。
一次供蒸汽的鍋爐房的風機不會動,一臺爐子開不起來。先趕到的電工用了好長時間都沒有把故障排除。裘鋒接到通知后,拿起工具箱去查看情況。他看到同事正拿著電筆,沿著線路東點點、西戳戳。裘鋒心想這不是辦法,風機控制回路還是有些復雜的,于是問同事要鍋爐的圖紙。得知沒有圖紙,裘鋒依照鍋爐風機控制原理及其現場元件結構描畫出原理圖,再根據圖紙一個點一個點仔細分析,逐一排查故障,終于找到故障的原因——是時間繼電器的觸點故障不能導通,致使風機不能正常啟動運行。故障排除后,一位老工人夸獎道:“忙活了近半天都毫無頭緒的故障,被裘鋒十幾分鐘就搞定了!”
公司原來在昆明時,Kaiyun官網入口 最新開云網址公司的水泵房在離工廠200米開外的地方,因離安保人員工作的距離較遠,無法監控,架空電線經常被偷。一夜之間,四根電線桿之間,四根一共近千米的電線被剪得干干凈凈,只留下光禿禿的電桿,就像冬天落光葉子的樹干,孤獨地立在水泵房旁。裘鋒想起之前十九冶到陽宗海云南鋁廠參與水源地泵房10千伏外線施工的經歷:從挖坑、立電桿、打拉線、爬電桿、上金、架線、綁線、接線,他全程參與。裘鋒于是自信地向班長說:“班長,您別著急!我可以完成架線的搶修工作。”在班長懷疑的眼光注視下,在班組成員的幫助下,裘鋒麻利地在電桿上爬上爬下,一整套外線活干得行云流水一般,令班長刮目相看。
沒想到小偷偷電線的手法和裘鋒架電線的技術一樣高超,電線被架起沒有幾天,小偷趁著月色又悄然光臨。兩個月內,裘鋒架了三次線。小偷不僅給公司造成了經濟損失,更要命的是耽誤了車間的生產,影響公司的效益。正當妻子懷孕需要照顧時,小偷就像知道他在休息似的,趁機把電纜再一次偷得一點兒不留。裘鋒Kaiyun 開云官網入口心想,不行,得想個一勞永逸的辦法——安裝報警器。他根據自己的專業知識在腦海中構思設計,再繪制成原理圖,經過和老師傅們商討改進、推敲完善后找來相關元件材料,成功組裝了一套斷線報警器,只要其中有一根電線被剪斷報警器就會響起,探照燈就會打開。他把斷線報警器安裝在水泵房頂探照燈對向線路的方向。
一天夜里,報警器突然叮鈴鈴響起來,安保人員急忙朝水泵房跑去,看到探照燈燈光明晃晃地向水泵房照射開去,水泵房附近監獄的武警發現異常也將探照燈光射向水泵房。小偷估計被這突然亮起的燈光嚇破了膽,早已逃之夭夭,從此這段架空電線再也沒被偷過。
公司車間是二十四小時運轉,化學反應不能長時間停電。2004年,公司還在昆明未搬到富民時,因電力供應不足,實行配額供電,公司因此要啟用柴油發電機保證生產,但原有的一臺老發電機功率只能滿足應急需求不能滿足生產需求,在這種情況下公司購買了一臺新發電機。接著,新的問題出現了,老發電機是1975年生產的“底特律”兩沖程柴油發電機,新發電機是2004年生產的“沃爾沃”四沖程柴油發電機,兩臺發電機在控制上的代差和容量上的偏差注定了不能并網供電。怎么辦?這時裘鋒想到了分段供電,將配電母線截成兩段,中間用開關連接,兩邊各接一臺發電機,當市網供電時合上開關正常用電,當市網停電時打開開關,兩臺發電機各供一段電。經過所有電氣團隊成員的討論、實地分析、設計、計算、校驗、施工,發電機最終改造成功,保證了在市網停電時安全供電。
一次次克服困難的過程中,裘鋒也在不停地成長,同時也不斷更新了維修理念。在固有的維修觀念里,技術人員要等設備出現故障才去修理,而進到公司后他接觸到“預防性維護”這個概念,就是和中醫里講的“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論很相似。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思索,裘鋒覺得如果把預防性維修工作做好,就可以減少手忙腳亂的搶修工作,轉而把工作重心調整到計劃有條理的預維護工作上。于是裘鋒和同事們在原有設備數據表的基礎上經過現場一一核對,建立了電氣、儀表設備臺賬,并逐一登記造冊,制定巡檢、檢修、校驗計劃。生產離不開穩定,更離不開安全。對電動機的定期巡視,測量運行溫度的震動,清潔和防腐,接線端子檢查和緊固,軸承潤滑脂加注,對配電柜定期用紅外熱成像儀巡視,定期全面停電進行清潔和節點緊固,壓力表、溫度表、流量計、液位開關的日常巡視和定期校驗等等。所有的這些工作只為一個目的運轉——保證設備安全穩定地運行。
裘鋒在原來的工程建設單位體驗過高空墜落的傷痛,也親歷過身邊同事倒下了就再沒有站起來起來的悲痛,他真真切切地體會到安全的重要性。昆明芬美意有限公司以“以人為本安全至上”為宗旨,時時處處把工人安全放在第一位,在這樣的公司工作,裘鋒感到無比心安。在工作中他無時無刻不在踐行著公司的安全生產理念,認真執行、自覺落實著公司的每一項安全制度,在集團公司推行的“安全啟航”大型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中他榮幸地被選為講師,參加了集團公司的集訓,并把所學到的理念和知識,結合自己的經歷分享給每一位同事,確保“讓我們每一個人在每一個地方都安全”。
裘鋒進入公司二十四年,因在工作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裘鋒曾多次香料廠委員會評為“年度優秀員”,他也記不清有幾次被昆明芬美意有限公司評為“年度優秀員工”。
國際形勢的風吹草動,都會影響到公司的效益。2023年5月9日,原瑞士芬美意和原荷蘭帝斯曼合并,組建成帝斯曼-芬美意(DSM-Firmenich) 公司,并在荷蘭阿姆斯特丹泛歐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的合并,給公司帶來發展、壯大機遇的同時,也給裘鋒帶來了無形的壓力和挑戰。為了開闊視野、拓寬思維和提升專業能力,他還在不斷堅持學習。
工作之余,裘鋒走過T臺、做過演員,曾參與《堵車》《子夜森林》《一起飛》電影的演出。云南電影集團參與出品的公益電影《楊善洲》拍攝前,導演邀請裘鋒出演檢察官的角色,因擔心在保山拍攝時間過長會影響到工作,他拒絕了。
告別業余模特和演員的身份,裘鋒在一次機緣的巧合下穿上禮服做了婚禮司儀,見證愛情的甜蜜和幸福。和新人商議第99場婚禮主持環節時,裘鋒了解到新人是做茶生意的,新郎新娘為每一位客人準備了用茶樹葉做成的別致名片,這一暖心的細節感動了裘鋒,裘鋒在婚禮開始前錄制了一段特別的祝福視頻送給新人,作為司儀遇上吉祥場數的禮物。主持第399次婚禮時,裘鋒準備了一個相框送給新人,當時婚禮禮成后裘鋒說:“按常規婚禮到這里就要告一段落了,但今天有點特別......”話音未落,新娘驚訝地叫出聲來,現場響起一片熱烈的歡呼聲。
近10年主持了近千場的婚禮,甜蜜的事業讓他變得陽光開朗,同時也積累了豐富的主持經驗,形成沉穩大氣又不失幽默風趣的主持風格,加上一米八三的高大帥氣形象,讓裘鋒具有輕松巧妙駕馭舞臺的獨特魅力。如今裘鋒已經告別了見證愛情的禮臺,公司為他保留了一個特別的舞臺,公司的工會活動或年會的男主持很多年來一直由裘鋒擔任。脫下工裝、穿上禮服,和盛裝出場的黃金搭檔楊瑞紅一起默契地款款走向舞臺。當兩人一起拿起充滿無限魔力的話筒,在相得益彰的配合下向公司領導和同伴分享快樂的同時,也傳承了公司的企業文化和弘揚了公司的企業精神。
一次次精彩的工會活動把公司領導和員工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凝聚在一起,不斷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朝著公司更宏偉的目標邁進。一場場別出心裁的年會,在領導和員工的真誠、共情的互動中,傳承著公司百年來積淀的“我們與客戶共生共贏”的企業文化,踐行著一個共同的使命——“我們讓生活更美好”。手握話筒、站在舞臺中央的裘鋒,看著聚光燈絢麗的光束向自己射來,仿佛看到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工作中透進一絲光亮。華麗的淺藍色光幕帶著電粒子劃過天際,就像一道卷曲的光綢,在破曉前最黑暗的那一刻慢慢展開,跳躍著充滿整個美麗的夜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國際法院剛要求停止襲擊,以軍就轟炸拉法難民營!內塔尼亞胡政府意欲何為?
6499元起!vivo X100 Ultra今日正式開售 搭載2億長焦
三星Galaxy Watch X將于6月底亮相 注重潛水性能 電池續航時間更長
蘋果 iPad Pro 設計師談輕薄和 Apple Pencil 筆尖影子背后的設計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