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面的東渡蛙城商場樓頂有24個冷卻塔,樓下地面還裝有16支新能源汽車充電槍,24小時全天運行,噪聲“上下夾攻”,居民們是“痛苦不堪”
融信?鉑爵小區位于青浦區大盈浦路,與對面的東渡蛙城商場僅有一條馬路之隔。
這日子實在是沒法過了!阿拉每天都被對面的噪聲侵擾,一天24小時耳朵根都不得清靜。

住在13號樓的馮先生向新民晚報記者訴苦,對面商場“上有冷卻塔,下有充電樁”,居民飽受噪聲折磨,尤其是距離最近的13號樓首當其沖。
馮先生講,之前的噪聲來源主要是商場樓頂的冷卻塔,多達24個,24小時全天開啟,發出的“嗡嗡嗡”噪聲已讓人煩躁不安。沒想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今年又新增了噪聲源,導致問題污染愈演愈烈。
馬路上又新建了一排充電樁,緊鄰我們樓下,這“上下夾攻”,讓阿拉“躲無可躲”。
據居民們所述,這批新能源充電樁是去年新建的,一共有8臺充電樁16支充電槍,就緊鄰居民樓建在馬路邊上。今年上半年,這批充電樁全部投入使用,充電時發出的“嗡嗡嗡”噪聲不絕于耳,而且充電樁也是24小時開啟,居民聽到的噪聲從之前的冷卻塔獨奏變成了“上下二重奏”的“魔音灌耳”,鬧到“神經衰弱”。
尤其是晚上10點之后,因為充電更便宜,樓下充電樁16支充電槍火力全開,排隊充電的車輛駛進駛出,各種噪聲應接不暇,我們更是煩不勝煩。
居民們說,來這里充電的多以出租車、網約車、貨拉拉為主,很多車輛都是集中在晚上10點之后趕來,喇叭聲、充電聲、關門聲、喧嘩聲,各種噪聲此起彼伏,夜半“擾民驚夢”。

記者實地探訪,發現在大盈浦路的一側靠近融信?鉑爵小區的一側,路邊有一排帶充電樁的停車位,此處共有8臺充電樁,可同時供16輛車充電。下午時分,此處正停有8輛車在充電,出租車和社會車輛均有,發出的“嗡嗡嗡”聲在烈日里不僅相當刺耳,還讓人心煩氣躁。

這一排充電車位就建在融信?鉑爵小區樓下,與居民樓僅有數米之隔。記者在樓前簡單測量了下,噪聲值達到57.6分貝。
這還是在白天夾雜著其他噪聲干擾的情況下測得的數據,到了夜晚相對安靜時,這種噪聲與周圍建筑產生共振,讓人根本都不能好好休息。每天都睡眠不足,阿拉只能在頭昏腦脹中苦苦煎熬。
居民們紛紛表示,這些充電樁是商場引入的,他們之前也向商場物業反映過多次,物業曾在充電車位處放置了一塊“隔音板”,其實就是一塊廢棄的隔熱板,對降低噪聲絲毫不起任何作用。

居民們稱,實際上東渡蛙城商場的地下車庫原本就建有充電樁,充電噪聲對居民沒有影響,而樓下新建的這排充電樁,不僅在戶外無遮無擋,還緊鄰居民樓,噪聲對居民生活影響實在太大。
居民們對此提出了質疑。而記者從市生態環境部門了解到,目前上海對于新能源充電樁的建設,并沒有相關環評要求,只需符合相關條件即可。
根據國家《聲環境質量標準》,融信?鉑爵小區所在區域應劃為2類聲環境功能區,即“居住與商業混雜,需要維護住宅安靜的區域”,根據標準要求,2類聲環境功能區的噪聲限值為“晝間60,夜間50”。
居民們指出,之前夜晚時他曾在家中測量,噪聲分貝最高時超過了60,在向相關部門反映后,也有第三方機構上門來測過,但噪聲數值至今并未公示。
無論噪聲值是否超標,從實際情況來看,屋頂和地面的兩處噪聲源已經影響到臨街居民正常生活。根據2022年6月實施的《噪聲污染防治法》第六十二條規定:使用空調器、冷卻塔、水泵、油煙凈化器、風機、發電機、變壓器、鍋爐、裝卸設備等可能產生社會生活噪聲污染的設備、設施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經營管理者等,應當采取優化布局、集中排放等措施,防止、減輕噪聲污染。
采訪中,居民們提到,他們已經多次向相關部門發出訴求,但幾經反復,一直沒有得到明確的解決辦法。
為此,記者聯系青浦區生態環境主管部門以及屬地街道,詢問是否會采取優化措施。青浦區盈浦街道回復:
■針對商場冷卻塔噪聲問題,街道經服辦已多次進行現場踏勘,并就此情況與東渡物業進行溝通,目前東渡物業同意在經營期間(每日10時—20時30分)開啟兩組冷卻塔(總共12組),其余時間關閉冷卻塔,降低噪聲對居民影響;
■關于充電樁噪聲的優化措施,目前尚無明確的解決方案。東渡物業稱,只有通過與充電樁公司解約來化解這一難題。
截至發稿前,居民們反饋,盈浦街道相關負責人來到現場查看,并回復“將召開專題會盡快解決噪聲擾民難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72歲大爺無證駕駛無牌三輪摩托與轎車相撞,逃離現場兩分鐘后因車速過快側翻身亡
收了4億管理費的劉格菘“匠心嚴選”為基民虧超80億,四天后解禁是去是留?
突然被捕!全家移民澳洲多年,中國高官名人大膽回國,落地機場就...被判11年...
與中堅力量共成長,2024建信信托藝術大獎評委會特別獎獲獎藝術家凌海鵬Kaiyun官網入口 最新開云網址Kaiyun官網入口 最新開云網址